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三五”时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更大贡献,制定本规划。
一、主要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战略方针,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积极履行推进、指导、协调、监督职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节能成效。
据统计,2015年度,我市总用能人数为827572人,用能建筑面积1612.46万平方米,电消费量为10176.97万千瓦时,水消费量为558.60万立方米,人均用电量122.97千瓦时,人均用水量6.75立方米。人均能耗和用水量有明显下降,各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进展。
---节能管理体制逐步完善。2010年,我市成立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节能办”),负责市公共机构节能日常工作。“十二五”期间,节能办制定出台了多份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各区、县节能主管部门先后成立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将节能管理职责落实到位,全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机制逐步完善,工作逐层推进。
---能耗统计覆盖更加全面。从2013年起,我市采用“国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信息系统”开展能耗数据网上填报工作。2014年度全市通过网上统计系统填报的公共机构数量为1069个,2015年填报数量上升为1299个,比增21.52%,同时数据填报和审核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相对更为准确合理。
---节能考核有序进行。市节能考核组每年对全市六区一县政府年度节能目标和节能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集中考核评价。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提问、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和节能重点项目等环节进行综合考评。通过集中考核,进一步强化对各区、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监督。
---宣传培训深入基层。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学习宣传工作;二是每年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月(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参与到活动中;三是组织开展节能管理远程培训、统计员集中业务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1千余人次,宣传培训覆盖率和效果逐年提升。
---示范引领日益明显。积极组织节能基础条件好的公共机构参与国家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2015365最快比分网_365bet中文体育在线_365050
年12月,市政府大楼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授予“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成功创建示范单位对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市场机制有效运用。市节能办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综合节能改造做了大量调研,一些示范工程正在顺利推进中。市政府、市委、市海滨和市财政等机关大院已率先引进市场机制,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186套,下来将作为全市宣传示范点开展推广工作。
(三)面临困难和挑战。
虽然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稳步发展,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区、县和各系统仍有个别存在“上热下冷、上急下缓”的现象,出现开展工作积极性不高,贯彻落实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主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理顺管理体制,尚未落实节能专职管理人员;二是未能将节能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开展节能宣传和技能培训存在实际困难。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市创文强管工作的开展,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加速并在全省位居前列,市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新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落成,将使我市能源资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快速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突出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挑战。
二、“十三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和思路。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着力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工作原则。
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应当遵循合理利用、勤俭节约、绿色低碳、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合理利用。公共机构应当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加强用能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用能系统和社会的运行调节、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勤俭节约。公共机构应当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油等活动,倡导勤俭节约,践行绿色、低碳、文明的消费理念和工作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节能行为习惯,减少和杜绝能源资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推进建筑绿色化,开展绿色出行和绿色办公行动,组织实施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机构应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强化节能制度建设,落实节能措施,加强全过程节能管理,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主要目标。
根据《广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粤府管【2016】13号),我市“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下降10%,人均综合能耗指标下降11%,人均用水量指标下降16%。
(四)工作思路。
---加强制度建设。按照科学规范、管理严格、全面覆盖、操作性强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制度体系的要求,加快《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提高政策的指导性和制度标准的针对性。
---推进依法管理。强化节能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的贯彻落实,依法依规开展节能指导、推进、协调、监管、统计、审计、监察、考核等工作,推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切实提高依法管理节能的水平。
---顺应市场需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公共机构节能服务的市场需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参与节能改造、能源管理。
三、实施重点节能工作
(一)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推广遵循的原则。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加强对全市公共机构配备和更换用能设施设备的监察管理,执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遵循按需投入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实施科学管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选择实用性强、投入小和节能效果好的节能产品加以推广和应用,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公共机构推广和应用节能产品的种类。“十三五”期间,在我市公共机构中,大力推广和应用的节能新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备设施、节水设施设备(水泵、水龙头、冲水阀、座便器等)、办公设施设备(照明设备、中央空调、电梯、再生纸等)、餐厨设备(灶具、蒸饭柜、开水器、油烟净化设备等)。
---公共机构推广和使用节能产品的要求。一是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推广和应用节能新产品;二是加大对老旧高耗能产品或设备的淘汰和更新力度,资金紧缺单位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进或利用社会资金加大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二)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
各区、县和各系统公共机构要把开展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领导亲抓,认真组织,按照“各区、县有示范,各系统有示范”的目标,推进我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全面发展。
(三)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开展水平衡测试。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全面普及节水器具,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对老旧设施设备和供水管网进行节水改造。推广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采用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水资源利用设施。根据省分解下达的创建国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50%的市直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
(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分时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加快我市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改造建设,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结合新能源汽车配备更新计划和职工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在单位内部(专属)停车场按不低于20%的比例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并配建充电桩。
四、提升保障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全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各区、县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要参照市级的做法,加快促进这项工作,着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与机关事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和集中统一,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责任,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节能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加强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全市节能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计量统计、能源审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评价考核、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等制度标准。根据各区、县、各系统的不同用能状况和特点,指导制定与其实际相符的日常管理规范,强化相关制度标准的贯彻落实,推进全市公共节能工作法制化管理。
(三)开展监察考核。
继续加强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节水型单位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统计、节能宣传培训、能源审计、节能监察”等纳入市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内容工作的节能监督检查。开展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察工作,对未达标或违反相关节能法规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强化节能执法。组织开展能源审计,推进能源审计综合运用。
(四)宣传培训深入基层。
加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崇尚节能、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召开节能座谈会、研讨会等,促进我市公共机构互相学习交流,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培训长效机制,根据各区、县、各系统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方案,定期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节能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7年3月31日